感冒药 特殊人群 谨慎用药 复方制剂感冒药 尿酸高 关节痛 痛风 风湿病 喝牛奶 拉肚子 腹胀腹痛 乳糖不耐受 补钙 钙剂服用 酪蛋白磷酸肽 蛋白质 做噩梦 发病倾向 躯体生理状况 心理背景 石斛泡水 上火 拉肚子 淡盐水 O型血 万能血 血型系统 蚂蚁庄园 麦粒肿 眼睑腺体 急性炎症 机体免疫力 牙齿敏感 牙髓炎 敏感症状 智齿

宝宝鸡蛋吃过量了可以吗?怎样吃才健康?

2020-11-13 16:37:47 来源:亲贝网 收藏

鸡蛋是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等营养物质,为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宝宝提供了所需的营养。虽然吃鸡蛋对宝宝是有好多好处,但是如何吃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鸡蛋营养价值极高,宝宝多吃鸡蛋,对身体有很大的益处。不过,很多妈妈为了让宝宝“吸收”更多的营养,总是变换着鸡蛋做法,一天给宝宝塞三四个鸡蛋,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怎样才是宝宝吃鸡蛋最健康的方式,下面就为各位妈妈一一解答。

注意一:宝宝吃鸡蛋要牢记“一算二不宜”

第一“算”:算计好食量

一两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质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个或1个半鸡蛋就足够了。婴儿补充铁质需要吃蛋黄,开始时只能将1/4个蛋黄研碎食用,以后逐渐加至1/2-1个。如果吃得太多超过了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胃肠就负担不了,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

一“不宜”:半岁前的宝宝不宜食用鸡蛋清

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鸡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较小,有时可通过肠壁而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使宝宝发生蛋白分子过敏,发生湿疹、荨麻疹等病。

二“不宜”:不宜吃煎炸鸡蛋

因为在煎鸡蛋和炸鸡蛋时,蛋被油包住,高温的油还可使部分蛋白焦糊,失去营养价值。宝宝食用后还会使消化受到影响。

注意二:最健康的做鸡蛋方法

鸡蛋到底怎样吃最健康?小编为各位靓妈列出了3个鸡蛋吃法排行榜,最后发现,不管在哪个榜单里,“带壳水煮蛋”这种做法都排名第一。

有益心脏排行榜榜首:带壳水煮蛋。不加一滴油、烹调温度不高、蛋黄中的胆固醇也没接触氧气(胆固醇一旦被氧化,就会成为最严重的心血管健康威胁之一),因此是对心脏最有益的吃法。

蛋白质最好消化排行榜榜首:带壳水煮蛋。有研究显示,水煮蛋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9.7%,几乎能全部被人体吸收利用。

维生素保存排行榜榜首:带壳水煮蛋。加热温度低,营养全面保留。

1、凉水下锅,水开后算好5分钟,煮出来的鸡蛋既被杀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营养素。煮得太生,会使鸡蛋里面的生物素失去活性,影响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同时也不利于消灭蛋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蛋白质的结构变得紧密,使宝宝难消化。

2、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消化。

3、煮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然后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既可防止蛋壳破裂,也可避免营养素流失。

注意三:鸡蛋别和5种食物同食

1、白糖:鸡蛋和白糖同煮,会使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一种结合物。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对健康会产生不良作用。

2、豆浆:豆浆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3、兔肉: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鸡蛋甘平微寒,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共食会发生反应,刺激肠胃道,引起腹泻。

4、茶水:茶叶的某种成分与鸡蛋中的蛋白质在一起会凝固,严重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鸡蛋的营养价值也被白白浪费。除此之外,茶叶中的茶碱还会与鸡蛋的蛋黄结合,影响人体对于铁质的吸收和利用,造成贫血症状。所以茶叶蛋不是宝宝的最佳选择。

5、味精:鸡蛋本身含有许多与味精成分相同的谷氨酸,炒鸡蛋时再放一遍味精,不仅多余,反而把菜品原有的天然鲜味破坏了。

3种体质宝宝不宜吃鸡蛋:

1、胃功能不全的宝宝不宜多吃鸡蛋。

2、皮肤生疮化脓的宝宝不宜多吃鸡蛋。

3、发热宝宝不宜吃鸡蛋。鸡蛋蛋白食后能产生“额外”热量,使机体内热量增加,不利于宝宝康复。

与《宝宝鸡蛋吃过量了可以吗?怎样吃才健康?》相关的文章>>

春节返乡路途辛苦、宅家不注意温差变化,这些情况都可能患上感冒,患者往往会出现头昏、浑身酸痛、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影响过年好心情...[ 查看全文 ]
肉丸又名肉圆,寓意团圆,是传统美食之一,常用于火锅、炒菜、煲汤等。肉丸除现做现吃外,还可以通过速冻技术加工成速冻肉丸,成为百姓...[ 查看全文 ]
俗语说无鱼不成宴。鱼肉味道鲜美,还能为人体提供每天所需的蛋白质及维生素等。特别是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用精心烹制的鱼来讨个年年有...[ 查看全文 ]
1、一般来说菠萝蜜没熟是不建议吃的。2、菠萝蜜作为一种时候十分受欢迎的水果,味道甜美,但是没有熟透的菠萝蜜味道却比较涩,所以是不...[ 查看全文 ]
低血糖的典型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但部分人群发生低血糖时却没有症状,错失及时纠正的机会,...[ 查看全文 ]

热门搜索:

养生 健康 保健

日常保健

更多
  • 中老年人冬季洗热...

  • 五个常见控糖套路...

  • 我国超1/5的人饱受...

  • 唇部皮肤比其他部...

图说健康

更多

体育健身

更多